在四川南充的罗瑞卿纪念馆前,一位“小红军”自信而坚毅地演绎了一段2分20秒的原创舞蹈。她叫郑皓丹,来自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19级音乐表演专业。“我生长在将帅故里,特别想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用我最喜欢的舞蹈来表达对红军将士的敬仰之情。”
(图为郑皓丹同学在表演原创舞蹈)
跟郑皓丹一样,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师生们将专业特色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优势,不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效果,涌现出党史小小说、原创舞蹈、公益海报、微党课课件、剧评影评、H5党史知识竞答、红色音乐作品赏析等一大批党史学习教育原创实践作品。
小说里的他们,也可以是我
学党史,常常让师生们的心中升起无数感慨。放眼波澜壮阔的一百年,从五四运动到南昌起义,从红军长征到抗美援朝,再到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师生们尝试将自己对党史的学习成果进行再创作,进一步加深对党史的理解,用文学的力量唤醒百年红色记忆。
“从五四的呐喊到南昌的枪响,这期间,有共创未来的光明,亦有背叛决裂的阴霾。这之前,觉民是一个革命者。那一年,他是共产党员。现如今,他想,他是一个战士。”本科生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徐功杰同学这样介绍他的小小说《觉民》。在认真学习查阅了五四运动和南昌起义的资料后,徐功杰创作了反映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一位年轻人在斗争中成长的小小说《觉民》。
中文系党员教师余夏云教授这样点评《觉民》:“迟暮奥热的黄昏,无疑隐喻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处境,一代青年在无尽的波折和斗争中逐渐成长。他们由羸弱而强大,最终领悟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点明了实践出真知的认识。全文叙述流畅,尤其开头部分令人印象深刻。只是关于五四一段的描写,过于扁平,对父亲的塑造也可以有更动人、曲折的阐释,但是瑕不掩瑜,在如此短小的篇幅内能写出如此精妙的文字,同时又富含深意,实属难得。”
学院党委委员、中文教师党支部书记吴德利副教授是研究生2020级中文党支部的联系人。他为支部积极分子赵映同学的小小说《不忘初心》也提出了专业角度的建议:“小小说注重以一个小的情节去结构,要有翻转。建议以厨房的窗口为视角来设计场景或事件,让小说的焦点更加突出。”《不忘初心》以抗击新冠疫情为背景,反映了一名青年大学生参加抗疫志愿工作的心路成长历程。
读党史,讲故事。红色的火种在师生们的心中延绵不息。本科生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王雯珂同学创作了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小小说《只有月亮知道》,她这样介绍道:“一位父亲的丧子之痛,与爱国之情、牺牲精神交织在一起,不同身份带来的情感在这一夜强烈碰撞,崇高的人格背后是唯有月亮知道的舐犊情深”。本科生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陈渝同学以红军长征途中的著名战役“飞夺泸定桥”为背景,创作了以红军战士阿桑哥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小小说《桑树花开》。即使一些作品还略显稚嫩,而投入的真情,却令人感动。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迷惘离散的年代里/您以红做底/由黄为星/擦亮模糊的双眸/引领/一代天骄/千山万水/向死而生/终于迎来/破晓前的黎明”。在认认真真把12集纪录片《苦难辉煌》看完后,中文系副教授、九三社员付品晶老师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挥笔写下洋洋洒洒800字的组诗《初心》,用“初心萌动”“ 心向远方”“ 以心领航”“ 肝胆相照 ”“ 同心协力”“ 万心归一”6个篇章,缓缓展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一片初心。
(付品晶老师的诗歌《初心》发表在中共成都市委统战部官方微信)
本科生2018级传播学专业李雨霞同学一口气写下《一颗星火百年心》《忆百年》等5首原创诗歌。她在《溯梦•中国》中这样写着:“过去的星空不停地变换/我以为这次我会看见青色烟雨,白云连绵/可那个在泥泞中挣扎的士兵/让我不禁放大了瞳孔/他在和敌人奋战/就他一个人/我在想一个人能贡献多大的力量/可他忽然举起炸弹,和敌人同归于尽/除了炸出的那一抹红霞,他什么都没留下/原来我过的这些年/是用红霞换来的”。
中文系党员教师董首一副教授这样点评《溯梦•中国》:“本诗采用重章叠唱形式,对在农业、科技和国防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物进行讴歌。能够采用‘微视角’与宏大书写相结合的方法,所选对象具体而又有代表性,避免了空洞抒情。贯穿全诗始终的是‘梦’,是对中国梦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发和呼应。”
在《创新能力基础训练》课堂上,传播系党员教师朱洁副教授将创新思维训练与“百年党史”主题进行有机结合,主动引导学生将创新思维方法应用到“学党史、悟思想”的创意实践活动中去。仅仅在这门课上,就制作完成了147个诗歌作品和49个广播作品。
师生们就是这样,用饱满的情怀、坚定的信仰和实际的行动,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一位学生的来信
最近,党员教师、哲学所副所长崔罡副教授收到一封来自本科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额仁生·恩和巴图的来信。“老师,您在课堂上推荐的电视剧《觉醒年代》,看了一集就无法自拔。”
追完剧,额仁生·恩和巴图写了一篇2200字的剧评,题为“追忆建党风雨历程,飞扬青春理想信念”。他写着:“我非常喜欢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青年应该是,‘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青年毛泽东提出要加一条:‘健壮的,而非体弱的’。这些话语对如今的青年,依旧具有现实意义。”
崔罡老师很快回了信,让这位来自新疆伊犁的蒙古族学生备受鼓舞。崔老师这样写到:“《觉醒年代》是电视剧版的《建党伟业》。恩和巴图同学能够通过观剧学习党史,还写了这样一篇情感诚挚、行文朴实的剧评,表现出较好的政治觉悟和党性意识,难能可贵。希望恩和巴图同学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成绩。”
在人文学院,不少大学生成为革命题材影视作品《觉醒年代》《建党伟业》的粉丝,甚至二刷、三刷。本科生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罗乔美同学说,“我再一次深深地被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一部部经典影片的观看学习中,我们随剧情穿越回一百多年混沌的中国。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中,我们感受着时代的风云变局,深思着‘救亡图存’的时代命题,唤醒起这‘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
来借《中国共产党简史》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青涩的声音在人文学院8214办公室门口响起。“老师,我来借《中国共产党简史》。”本科2019级传播学专业的靳超觉得,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对于党的历史更加不能含糊。“微党课课件还需要再修改,毕竟之前是在网上找的资料,不够权威。我打算对着书籍再调整一下。”制作微党课课件,是人文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党课培训实践环节的内容之一。
(微党课课件)
本科2020级传播学专业的姜骅峰本来已经参考了他上学期刚刚学完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上的每个字都是他在重新学习后一个个录入的。听了老师的建议,他也把《中国共产党简史》借回去再核对一遍。“也许看完这个,我就是我们宿舍党史方面的专家了。”
争当传承红色基因的有心人
在学习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后,本科生2017级广告学专业何宇一边在实习单位工作,一边抽出休息时间,制作了5副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海报,分别以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述作为主体设计内容。本科生2018级广告学专业的钟蔓君、尤丽琴,2020级传播学专业的吴佳媛、周梦雅、姜然歌等同学,或选取伟人诗词,或手绘宣传图案,或刻画党史精神,将专业所学用于党史宣传公益海报的制作上。
本科生2019级传播学专业的张杨、2019级广告学专业的庄新洋等同学,还运用了H5技术,制作了“党史问题知多少”竞答游戏、“百年新征程”党史小知识等。
(党史H5 作者:庄新洋)(党史H5 作者:张杨)
在看了本科生2020级新闻传播专业王琳栋同学所写的党史评论文章《温往日之历史,启今日之发展》后,传播系党员教师马超这样点评道:“党史学习对于‘三观’正处于形塑关键期的莘莘学子而言,不失为一次思想的洗礼和信仰的淬炼。从王琳栋同学的学习心得中可以看出,此次党史学习教育让他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并进而体悟到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希望广大学子都能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建功新时代。”
本科生2018级音乐表演专业的钱佳西、周昕瑜,2019级陈浩、刘美晗,2020级杨天鑫、胡星妮、许桉源等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红色音乐作品如歌剧《江姐》《长征》、歌曲《保卫黄河》《唱支山歌给党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从乐理理论、演唱技巧、美育特质、时代意义等方面进行赏析,对红色音乐作品有了更多丰富的审美体验。
音乐教师党支部王彦力老师这样点评钱佳西同学的音乐作品赏析:“对民族歌剧《江姐》重点从艺术形象的塑造、思想内涵及艺术表现上进行较为细致的描述,透过无声的文字使读者感受到该歌剧作品让人震撼的艺术魅力。用铿锵激昂的文字引发读者爱国爱党的真情共鸣,并对该歌剧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乐意去欣赏、了解并研究《江姐》以及更多体现伟大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的艺术作品,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党史,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
加深对党史学习的认知,把学习成果变成党史题材的实践作品——这些再加工、再创造,对于人文学院的师生们来说,只要处处留心,就能够为党史深入人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师生们在学习党史中的所思、所悟、所得,也许,正像2019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蒋倩同学在学党史征文参赛作品《党的光辉照我前行》中写的那样:
“幼年时告诉我‘党’字的外公、抗美援朝的老兵、梁家河的习近平,他们都是有血有肉具体的人,他们一笔一划将‘中国共产党’写给我看。如今的我,也希望来日的自己能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青年,端端正正地——将“中国共产党”五个大字写给更多后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