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徽闪耀 党旗飘扬
中共西南交通大学委员会2019-2021年创先争优光荣榜
西南交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丁雨淋 同志
丁雨淋,女,汉族,湖北省襄阳人,博士,副教授,1986年9月出生,2016年10月参加工作,200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
丁雨淋同志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爱岗敬业,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指导的学生在中国创新大赛建筑智能普查创新应用赛中勇夺银奖,在“华为云杯”2020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勇夺金奖。该同志业务上不断突破,工作中精益求精。她肯于专研、勇于创新、勤于思考、敢闯敢拼,注重产学研结合的探索改进,攻克了一项项科研难关,相关成果在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数字中国和智慧城市等重大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躬身践行,勇挑重担,即使孕晚期,仍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奔走于黑龙江、陕西、北京等地,深入近二十余家测绘生产单位,最终打破了国家全球DEM生产软件卡脖子瓶颈。该同志敢闯敢拼,不惧高反,深扎川藏铁路建设一线,积极参与铁路信息化建设。不畏高原艰苦条件,即使高反严重,仍驻场川藏铁路高原施工单位。带领团队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发扬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用实际行动赢得川藏铁路建设单位的信赖。研制了川藏铁路全线首个数字孪生与绿色智能建造平台,推动了铁路建设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
马剑 同志
马剑,男,汉族,江苏徐州人,博士,教授,1983年1月出生,2010年9月参加工作,200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安全工程系党支部书记、系主任。
马剑同志立德树人守初心,以德育人,启智润心。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充分发挥“双带头人”作用,把推进“业务学习”、“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贯穿始终,通过“传帮带”,提高全系教师的凝聚力。他主动承担班导师工作,通过组织新生向高年级取经、联系知名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邀请毕业生回访母校送温暖、推行班导师小餐桌等形式,深入学生,关心理解学生。他敢于在国际会议中就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与会议主办方交涉。
他匠心耕耘肩重任,以德施教,潜心科研。在确诊患“克罗恩病”、饱受疾病折磨情况下,依然承担了年均132个学时的课程教学任务,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科创竞赛,获得“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一等奖”等优异成绩。他潜心科研攻关,全力搭建科研平台,助推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响应“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号召,将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福州、成都、深圳等地的轨道交通枢纽、边检口岸大楼等人员密集场所,为正常运营条件下的客流组织和突发事件下的人员疏散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马光同 同志
马光同,男,汉族,河南周口人,博士,研究员,1982年10月出生,2010年3月参加工作,200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委员、副主任。
马光同同志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党忠诚、爱国爱校,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科研工作。该同志一直从事超导磁浮交通研究,在相关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上取得多项成果,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150余篇,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等课题10余项,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科技菁英、德国洪堡学者等国内外人才称号,担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该同志任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以来,协助主要领导制定多项有效措施,实验室的自然基金获批数量和质量创新高(2020年度数量列全校第三,重点类列全校第一),显著提升了实验室的基础研究水平。在人才培养方面,该同志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指导研究生获得各类奖项30余次,所带博士生获2018年度IEEE超导委员会暨应用超导学术大会最佳学生论文奖,是当届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获奖者,同时指导学生参加“青春告白祖国”“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等活动,以交通强国为己任,激发青年学子矢志报国的热情。
王克贵 同志
王克贵,男,汉族,山东肥城人,1983年8月出生,2009年6月参加工作,200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教务处排课与考试中心主任。2019年6月起,受西南交通大学委派赴阿坝县精准扶贫,挂任麦尔玛镇党委副书记并担任阿布洛村驻村工作队员。
王克贵同志牢记自己的使命和工作定位,积极努力、认真负责,扶贫挂职前认真做好本科教学排课考试等工作,有力保障了我校本科教学的正常运行;赴阿坝扶贫后,强化帮扶措施,扎实做好帮扶工作。阿坝县由于受高海拔、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和制约,是国家深度贫困县,也是全国藏区反分裂斗争的维稳重点县,各种因素相互交错,脱贫攻坚任务非常严峻。王克贵同志两年来,克服高原缺氧、地势偏远等因素,受学校委派负责完成帮扶项目28个,投入资金三百余万元。结合实际,真诚帮扶,为阿坝县设立干部学历提升专项计划,每年免费为一百名干部进行专升本在职学历提升及培养工作,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助力阿坝县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真抓实干,增加牧民收入,引资百余万元帮助阿布洛村集体经济牦牛肉干加工厂升级改造;挖掘牦牛特色文化,组织并赞助挤牛奶比赛,推动牧旅融合,产业提档升级,助推脱贫攻坚。
申玉生 同志
申玉生,男,汉族,山东临朐人,博士,教授,1976年11月出生,2006年6月参加工作,200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木工程学院地下系主任助理、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申玉生同志主讲8门本科生课程、2门研究生课程,首开《地铁文化漫谈》,主讲国家一流本科课程《高速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及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地下铁道》,并获得了中国MOOC优秀教师、西南交通大学雏鹰学者(B)、唐立新优秀教学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等称号和荣誉。在科研方面先后主持/参与了国家级、省部级及重大工程课题40余项,在国内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出版教材与著作10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奖1项)。该同志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培养了研究生22名。2014年以来,他先后参与了学院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验收、运行等工作,为学科的发展、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申玉生同志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甘于奉献,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树人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
付飞 同志
付飞,男,汉族,四川泸州人,博士,教授,1982年1月出生,2011年12月参加工作,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筑与设计学院党委委员,建筑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副系主任。
付飞同志不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一线和社会服务前线,从思想政治工作者、专业教师,成长为学校自主培养的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为“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汶川地震后,投身极重灾区重建工作并持续研究十余年。他面向学科前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带领学生深入调研,足迹遍布川西平原20余个城市与乡村,致力于乡村工业遗存再利用和国家“多规合一”试点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参与搭建了国家级试点城市全域资源数据平台,并应用乡村振兴等领域。作为建筑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支部党员积极参加学院“同舟战疫情·共济弘大爱”等活动和抗疫工作,组织师生支部党员与全体同学互帮互助及交流活动等,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师生团结一心共抗疫情。
朱焱 同志
朱焱,女,汉族,广西桂林人,博士,教授,1965年2月出生,1989年4月参加工作,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副院长。
朱焱同志对党忠诚,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德国留学归国后,满腔热忱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勇挑教学重担,锐意创新改革:每年承担本硕博课程5-6门,其中全英文课程3门;2017年始开展课程思政,已推广至6门中英文课程,8个学院的本硕博975名学生受益;疫情期间革新“翻转课堂”、创新“云实验”考核机制;在本硕博多层次打造金课;开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数据”全英文慕课。她满腔热情教书育人,深受学生们喜爱,获得“教学名师”“唐立新优秀教师”“詹天佑教书育人奖”“扬华学者”等荣誉。多年来潜心科研,把握数据科学前沿,聚焦科技难点热点,培养高质量人才:出版的学术专著与论文被广泛引用;近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有3篇获校优秀;指导SRTP项目,其中省创项目获校优秀;指导研究生科技竞赛获全国二等奖。
自担任利兹学院副院长和直属党支部委员以来,她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抓好分管工作:狠抓学风教风建设;针对重难点开展教师能力培训;着力推进实施“青年优才”计划;为利兹学院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评估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